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八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大顺王朝汉中守将马国理站在城头,望着城下黑压压的大西军,竟一时不知所措,似乎被对方的气势吓呆了。

    城下旌旗飘扬,战鼓隆隆,呼叫如雷,彻天彻底。

    大西朝抚南王李文秀骑着一匹高头白马,手提长枪,在阵前纵横奔驰,扬武耀威,不时大声叫战。

    其身后数万将士高举刀枪,齐声呐喊,声震山河,大有一举荡平汉中之势。

    马国理只看得心惊肉跳,肝胆俱寒,吩咐众将死守城门,不可轻易出战。少顷,他走下城头,欲回将军府。

    城内人喊狗叫,乱作一团。

    马国理越看越气,心头无名火起,喝令随从驱赶开路,自己纵马飞驰前行。

    突然,一支冷箭裹挟着寒风,呼啸而来。

    马国理听见风声,急忙伏身马鞍,冷箭擦着后脑飞过,吓得他后背渗出冷汗。

    方跑出不远,又一支冷箭射来,来不及躲闪,马国理挥动手中宝剑,疾速迎击,不料为时已晚,冷箭射中其左臂。立时,一阵钻心的疼痛袭上心头。

    他右手挥剑,指着冷箭射来的方向,狂怒大叫道:“包围那座楼房,抓住刺客,赶紧抓住他。”

    随从立刻冲向大街左侧的一座两层楼房。

    不久,一个披头散发的汉子被押了过来。

    马国理双眼喷火,举起宝剑,狠狠刺向汉子的前胸。

    眼看着那汉子就要命丧黄泉,就在此时,一只粗壮有力的手突然紧紧握住他握剑的右手腕,强行将其制止住。

    马国理回头一看,见是自己的心腹好友李祥文,竟一时怔住了。

    这李祥文是陇西李氏家族世子,是他从陇西带到汉中的旧部老人,一向被他视作心腹之人。

    李祥文飞快地朝马国理眨眨眼,劝道:“将军暂且饶他一命,审讯后再杀不迟。”

    马国理顿时明白过来,收回宝剑,粗声野气地命令道:“押回去。先拷打一顿再审问。”

    ▽▽▽▽,   看着随从押着那汉子走远,马国理大声问道:“你方才为何拦我?”

    李祥文笑着:“将军有所不知,这个人此时杀不得。”

    “为何杀不得?”

    “请将军仔细想一想,这刺客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刺,极有可能是大西朝派来的。”

    马国理插话:“那更应杀了他。”

    李祥文哈哈一笑,:“如今大顺和大西交战,这刺客已被我擒获,正好可以利用一番,怎能随便杀了呢?”

    闻听此言,马国理已明白了他的意思,不由得嘿嘿一笑,:“等利用完了,再杀他。”

    “我正是此意。”

    以计制计,为我所用。

    方才还红日高照的天空,此时渐渐地阴云密布,朔风嗖嗖。

    当刺客再次被带到面前时,已经被打得鲜血淋淋了,但依旧昂首挺胸,一副宁死不屈的样子。

    马国理见状,心头腾起一股怒火,冲上前去,狠狠地扇了其两个耳光,骂道:“让你行刺,看老子不杀了你这个狗东西?”

    李祥文又赶忙上前用力拉住了他。

    坐回椅子上,捂着剑伤,马国理还气哼哼的。

    那汉子嘴角鲜血直流,仍旧倔强地看着马国理,一声不吭。

    李祥文暗想,张献忠尽挑选一些亡命之徒。少顷,他微微一笑,轻声道:“两国交兵各为其使。你的所作所为,我完全理解。你也不必如此仇恨我们。”

    那汉子冷冷地看着他,嘴角露出一丝嘲笑。

    李祥文不急不躁,依旧和风细雨地:“你今天在光天化日之下就敢行刺,致生死于脑后,由此可见,你是一个很勇敢地人,也是一个很忠诚的人,不愧为巴蜀铁汉,值得佩服。”

    马国理冷笑着:“如果杀了老子,你就为张献忠立了天大的功劳。”

    那汉子立即反驳道:“我不是张献忠派来的。”

    闻听此言,李祥文颇感意外,紧问道:“那你是谁派来的?”

    那汉子方欲回答,猛地又意识到了什么,扭过头,不再一句话。

    马国理恶狠狠地吼道:“不,我杀了你。”

    李祥文赶忙用眼神制止了。

    片刻,那汉子似乎站立不稳,摇摇欲坠。

    李祥文紧走两步,扶那汉子坐在椅子上,又倒了一杯水给他。汉子一饮而尽,用感激的眼光看着他。

    李祥文又吩咐随从拿来几个馒头,笑眯眯地看着汉子狼吞虎咽地大吃大喝起来。

    马国理见状又吼叫道:“奶奶的,想杀老子,老子还得管吃管喝。”

    李祥文只是笑着,没有应声。他知道,从那汉子的反应来看,攻心之计渐渐起作用了。

    孙子曰,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故兵不顿而利可全也。

    少顷,待那汉子恢复了一精力,李祥文轻声问道:“好汉是不是与马将军有私仇?”

    那汉子肯定地:“我和他没有任何私仇。我是为了报答抚南王的救命之恩而来的。”

    “抚南王于你有救命之恩,你舍身报答,真是一个有情有义之人。”

    片刻,李祥文又轻声问道:“好汉是哪里人?如何称呼?”

    “我叫张凌鹏,就是汉中人。”

    李祥文看了一眼马国理,吩咐随从道:“带张义士下去休息,好好对待,千万不要为难他。”

    随从答应一声,搀扶着张凌鹏出去了。

    马国理仍旧气哼哼地:“如此一个顽梗不化之徒,何必费那么多口舌?还不如一刀杀了痛快。”

    李祥文喝了一口茶水,笑着:“能不能守住汉中城,也许就在此人身上。”

    马国理有不相信地摇摇头,问道:“此话从何起?”

    “将军可知大明蓟辽督师袁崇焕是怎么死的?”

    “天下人谁不知道这事?袁崇焕私通满清,被崇祯发现了,凌迟处死。”

    李祥文呵呵一笑,又问道:“崇祯是如何发现袁崇焕私通满清的?”

    马国理一瞪眼,:“这个我哪里知道?你。”

    李祥文一边喝茶,一边起了这至今也扑朔迷离真假难断的事件。

    事情还要从头起。

    大明崇祯二年即后金天聪三年,169年十月,后金天聪汗皇太极,亲率八旗大军和蒙古骑兵,绕过关宁锦防线,通过蒙古,突破长城,攻陷遵化,直逼北京。

    时任大明王朝蓟辽督师的袁崇焕正在率部巡视防区,得到后金大军围攻北京的军情时,他正好来到山海关。看着细作送来的军情,袁崇焕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心想,好狡猾的皇太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趁虚而入,北京危在旦夕,皇上危在旦夕。

    静思片刻,他已经拿定了主意,吩咐随行的前锋总兵官锦州守将祖大寿道:“祖将军,请集合兵马,即刻随我去北京,解京师之围。”

    不到一个时辰,袁崇焕已经安排妥帖军中诸事,率祖大寿等将领,急九千兵马,士不传餐,马不再秣,日夜兼驰,赶在皇太极围攻京师之前,到达了北京广渠门外。

    时值寒冬,大营露宿,缺乏粮料,兵饥马饿,而袁崇焕率领的辽东铁骑,就是在这样极度不利的情况下,背依城墙,先后在广渠门外、左安门外,打退皇太极军队的猛烈进攻。

    袁崇焕身先士卒,策马迎敌,甲胄上布满箭镞,如刺猬皮一般,与后金兵激战于一起。马颈相交,挥刀厮杀,血喷脸面,险象环生。一个后金军士兵一刀砍向袁崇焕,幸亏身边的随从手急,用刀一格,反手一刀,砍死后金士兵,才使他幸免于难。

    骑马观战的后金天聪汗皇太极,紧盯着挥刀血战的袁崇焕,双眼喷射出极度仇恨的火焰。

    他和袁崇焕有着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

    想当年,其父努尔哈赤就曾受挫于袁崇焕固守的宁远城下。此役,不但打破了后金兵百战百胜的神话,而且,努尔哈赤被明军红衣大炮射伤,重伤难治,再加上心情郁闷,不久饮恨而死。后来,决心报仇雪耻的皇太极又在宁锦战场上先后两次败给了袁崇焕。父亲丧命的深仇大恨,两次兵败的奇耻大辱,使得皇太极胸中燃起了熊熊复仇的烈焰,恨不得亲手杀了袁崇焕而解心头之恨。

    在北京广渠门和左安门两次激战之后,虽然袁崇焕的辽东铁骑损失不,但成功阻挡了后金军直接攻打北京的步伐。

    后金八旗大军没有因为袁崇焕的阻挡而撤退,相反,他们就地驻营,等待最佳的攻击时机。同时,皇太极听从谋士范文程的建议,暗中使用反间计,以期离间明朝君臣,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理想效果。

    此前,后金大军在北京广渠门战败,屯驻南海子时,俘虏了明朝提督大坝马房太监杨春王成德。第二天,皇太极下达命令,将杨春、王成德带到德胜门外,指派副将高鸿中,参将鲍承先、宁完我和巴克什达海等人,对他们加以监守。

    高鸿中鲍承先按照皇太极的旨意,夜里回营,坐在关押两个太监的卧室隔壁,故作耳语,秘密谈话。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