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一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踏着冰雪,走进山海关威远北门时,伯温杨树楷已是憔悴不堪,身心疲惫到了极。

    大明王朝洪武十四年即公元181年,中山王徐达和军师刘伯温奉皇帝朱元璋之命,在此筑城,建关设卫,因其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名之曰山海关。

    杨树楷寻到一普通客栈,未及擦洗,倒头呼呼大睡。

    他实在疲乏极了。

    从大清都城盛京到大明边城山海关,整整走了十天,冒风雪,饥寒交迫,一路艰辛,数度生死,简直脱了几身皮。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身为野老已无责,路有流民终动心。?

    醒来之时,杨树楷惊奇地发现自己站在一处灯火通明的屋子里。

    身边围着四个彪形大汉,面目狰狞,一个清秀俊朗的年轻人端坐在椅子上,笑嘻嘻地看着他。

    顿时,杨树楷心中一寒,不知自己如何到的此地。

    年轻人挥挥手,那四个大汉快速悄然地退出了房间。

    “伯温是否在想,你为何站在这里?”

    经过二十年的铁血战火洗礼,杨树楷的胆量已远非初出茅庐的士子可比,起初的惊寒之情,随着这几句话,消失得一干二净。

    他紧盯着年轻人那张白净光滑的脸,沉声问道:“足下乃何人也?”

    “你先不要管我是何人,我问你,你为何千里迢迢,从盛京来山海关?”

    “年关将近,访请探友,有何不可?”

    年轻人微微一笑,:“伯温身负大清睿亲王多尔衮的绝密使命,前往胡杨台,然否?”

    这一句话,令杨树楷吃惊万分。

    少顷,他故作镇定,硬硬地了一句,:“你是不是认为,只要是关外来的人,都是大清奸细?”

    “我没有你是大清奸细,我只是你身负多尔衮的绝密使命。”

    “为何如此话?血口喷人。”

    “你我都不要再演戏了。”年轻人笑着走过来,拍了拍杨树楷的肩头,“坐下慢慢。”

    杨树楷满腹疑惑地坐在对面,紧紧盯着对方。

    “我知道杨先生是胡杨台人,也是大明天启年间的进士,不瞒先生,我的老家也在胡杨台。”

    杨树楷仔细一听,此人话语口音中确实带有一大明西北部的音调,只不过,非胡杨台本地之人,是分辨不出来的。

    年轻人轻轻叹了一口气,道:“我在胡杨台长到五岁时,就来到辽东,弹指一挥,整整三十年了。”

    杨树楷仍旧冷冷地看着他,不言不语。

    “可能杨先生不相信,在盛京时,我就认得你,你也可能听过我的名字。”

    杨树楷有不相信,用疑惑的眼光看着。

    “你认识我父亲,而我父亲也认识你。”

    “你到底是何人?”

    “金继忠。”

    杨树楷似乎有不相信地问:“你是大清肃亲王手下的金继忠?”

    年轻人微笑着,肯定地头。

    这金继忠,在盛京时,杨树楷确实听过其大名,但没有见过面,也谈不上不认识。

    “你父亲就是胡杨台乌兰山客栈的金掌柜?”

    金继忠头,没有话。

    对于金兴国,杨树楷何止认识,二十多年前,两人还打过交道呢。

    他记得最清楚的是自己上京赶考路过胡杨台时,住在乌兰山客栈的那一次。

    如果没有金兴国指导拨,也许,就没有他这个大明举人。

    那天晚上,杨树楷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从来还未做过如此之梦。

    醒来时,心跳不已,大汗淋漓。

    天刚放亮,就去找名满胡杨台的算命先生王半仙。

    王半仙眯缝着双眼,极为认真地听。

    “第一个梦是这样的,我梦见种了一枝梅花,开得十分鲜艳,香气四溢,但是,它生长在高高的墙上。”

    “继续。”

    “我又梦见天空晴朗,阳光灿烂,却有一个和尚,打着一把雨伞,在大街上行走。你怪不怪?”

    王半仙睁开了一只眼,精光四射,沉声道:“第三个梦呢?”

    “大师如何知道还有第三个梦?”

    “你清楚我是干什么的?”

    初出茅庐的读书人完全被王半仙先知先觉的本领唬住了,红着脸:“梦见我和一个女人背靠背地睡觉。”

    顿时,王半仙睁开双眼,紧盯着对方,少顷,哈哈大笑起来,笑声中流露着玄秘。

    杨树楷被笑得六神无主,心底发毛,赶紧掏出二两银子,放在桌上,颤声问道:“烦请大师指。”

    瞬间,王半仙严肃地问道:“你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杨树楷额头流汗,头哈腰地:“真话真话,请大师真话。”

    王半仙马上眯起双眼,嘴里咕咕叨叨,左手掐掐算算,作神秘之状,片刻,不紧不慢地:“你是上京赶考的士子?”

    “对对对。”

    “你赶紧回家去吧。”

    “为何?”

    “我料定你今年不中。”

    这句话犹如一记闷棍敲在脑门,杨树楷头晕目眩,差一晕过去,结结巴巴地问道:“为什么······为什么?”

    “别着急也别紧张,你听我慢慢来。”

    杨树楷瞪起发红的双眼,竖起耳朵,急急地听着。

    “你做的第一个梦,梅花种在高高的墙上,想摘,你能不能够着?肯定够不着,这就叫白种倒霉。”

    杨树楷的心,忽地下沉。

    “第二个梦,晴天下不下雨?肯定不下,那和尚打雨伞有没有用呢?肯定没用,这就叫白答。既然是白答,那你还能考中吗?”

    杨树楷几乎要瘫坐在地上。

    “至于第三个梦,那就更惨了。和女人睡觉,就要干好事儿,可你们却背靠背地睡,这还有机会吗?没有,根本没有如何机会。”

    杨树楷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不出一句话来。

    “年轻人,坐起来话。”

    杨树楷哪还能坐得起来?

    王半仙微笑着:“破此噩梦,也不是没有办法。明天你来,我教你破解之法,如何?”

    杨树楷摇摇晃晃浑浑噩噩地走向乌兰山客栈,耳边轰轰地回响着白种白答没有任何机会几个字。

    他觉得天塌了地陷了,一切都完结了。

    睡三更起五更,辛辛苦苦多少年,金榜题名出人头地,然而,心中的梦想,一夜之间,被噩梦击得粉碎。

    战国之时,张仪辅佐秦王,奇计连横,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散六国之纵,使之西面事秦,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妙计百出,决胜千里,何等挥洒自如?

    苏秦手执《阴符》,口吐莲花,纵横捭阖,合纵之术,身佩六国相印,合众弱而攻一强,联名燕韩赵魏等国,西攻暴秦,迫使秦昭王废帝请服,退还所攻占土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散发千金,计诛刺客,风光无限。

    可自己锦绣满腹韬略藏胸,却无用武之处,何等悲凉凄惨?

    有诗为证。

    昨夜又风雨,萤灯黯似无。

    绵蛮残梦里,不知心何处。

    了尽今生事,唯余怨满屋。

    断红尘路,魂归酆王都。

    这一夜,杨树楷把自己灌得酩酊大醉,睡得很死也很香。

    残梦已断,心无旁骛,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次日,日上三竿,杨树楷才起床,收拾一番,出了客栈。

    客栈大门口,他遇见了金兴国。

    金兴国笑呵呵地问道:“上北京去?”

    杨树楷现在最烦有人问他上京赶考的事,于是,没好声气地:“回家。不考了。”

    金兴国久历江湖,见过无数人与事,知道如何应付,仍旧笑着:“咋不考了?”

    “考不中。”

    “这离考试还有两个月,没考,怎么就断定考不中?”

    于是,杨树楷铁青着脸,一五一十地出了事情的缘由。

    听完,金兴国哈哈大笑起来,直笑得杨树楷发愣。

    “别幸灾乐祸了,金大老板。”

    金兴国仍旧笑着:“杨老弟,我包你一考就中。”

    杨树楷又一愣,不解地问道:“真的?”

    “真的,千真万确。”

    杨树楷扔掉手中的东西,双手紧紧抓住金兴国的手,急切地问道:“快给我,快!”

    “你仔细想一想,梅花长在高墙上,这叫高中,。”

    杨树楷一听,一拍大腿,大声:“对,对对,对极了。”

    “大晴天,和尚担心下雨,才打着伞。俗话得好,天有不测风云,可这万一下雨呢?这伞不就用得上了吗?这叫有备无患,未雨绸缪。只有心思缜密谨慎之人,才会想到这一步。”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