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九章 英方的压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混乱的五月眼看就要结束了,而就在这个五月的最后一天,这个明朗阳光照耀下的午后,随着西南自治政府发出的一封通报,从南至北所有的报社都在干着几乎同一件事情,那就是加印报纸。

    就在达桑占东叛匪被彻底歼灭在硕督附近时候不久,南线第九师后续入藏的部队,在其政委杨集祥和参谋长赵康时的指挥下,也在巴克领地大破波密土王旺钦顿堆的叛军,只一役就留下将近五千波密叛军尸体,虽然其首领旺钦顿堆带少数随从骑马逃脱,但是已经构不成什么大的威胁了。

    南北两线叛乱全部平定,整个川边形势顿时转危为安。而汇合后的七师、九师两军,在经过短暂的休整后,纷纷开始整装,向拉萨进军。

    西征军大获全胜,高歌猛进,举国振奋的时候,作为藏地叛乱幕后直接支持者的英国人终于坐不住了。想不到曾被他们寄予厚望的**叛军,如此不堪一击,被中国军队一路追着向拉萨打,这种情形让英国人心中万分的恼火。可恼火归恼火,他们千方百计的分裂中国,支持西**立,又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到中国军队顺利平叛?就这样,不得不从幕后转到台前的英国人,很快就亮相了。

    虽然因为此时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之间已经产生了越来越浓烈的火药味,让全部精力都投入对峙当中去的英国暂时无暇他顾,可英国人却不这样想。在远东这块土地上,只要有一个他们大英帝国的招牌那就足够了。

    为解决西藏的局势,印度总督哈定为支持**的叛乱,也开始向本土建议,以承认中华民国,四国银行团借款等条件,向北京民国政府施加压力,进行要挟。这些办法也都被英国政府采纳。在伦敦的大英帝国政府和印度殖民当局经过反复磋商后,便授权驻华公使朱尔典向民国政府提出交涉。得到授权的朱尔典自然是应允,作为此时在中国仿若太上皇一般的存在,一贯高傲的他,从不认为这是一件多么为难的事。

    此时的袁世凯,日子其实一点都不好过。别看现在是北洋掌控天下,可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各省政令不畅,国库空空如也,向四国银行团的借款又迟迟不能谈拢,各种问题都急需解决,这一切都让急等着用钱的袁世凯,一直有种有力无处使的感觉。

    说起这个向四国银行借款的事件,其实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什么卖国之类的。坦率的说,其实那只不过是特殊时期的一种无奈罢了。其实质用处,乃是袁世凯为了处理新民国成立之后的各种善后事宜,目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整顿北京的政府机构,加强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力量;

    二、结束南京临时政府,遣散南方的民军;

    三、偿还积欠的外债和赔款;

    四、履行对退位的满清皇室优待条件。

    对于已经以国家领袖自居的袁世凯而言,革命中和新政府成立后所产生的或遗留下来的种种问题都需要解决,而这一切都需要钱,可新政府的财政本来就已经到了破产的边缘,又一时之间无法打开国内财源,最后万般无奈之下才向外国告贷。

    北洋军阀出身的袁大总统,那可是深知枪杆子重要性的。也因为此,南方民党手下云集着的那数十万民军和西南共进党麾下的军队,顿时就成了袁大总统心中的一根刺,这一问题如果要不解决,估计老袁睡觉都会睡不安稳的。

    当然,解决的办法已经有了,那就是以国家的名义,整编遣散。要说整编那也好,有钱就行,可没办法,还没拿到大借款的老袁也没钱。这样一来,南方的民党那边还好说,本身就已经穷的连军饷都发布下去,见此情况,也慢慢开始执行了。可西南就不一样,人家有钱,自己能养活。对于袁大总统的命令,更是以什么西南边疆不靖,所需军力颇多等等进行搪塞。虽然是气的老袁牙痒痒,可却丝毫办法也没有,毕竟那是人家自己的财政在养着。可这样一来,老袁就又不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