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三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儿来。

    她执起剩下的小半坛酒,说了一句“贺魏姐姐入仕,心愿得偿”,一仰头将酒全部灌入喉中。

    这是云间楼的桃花米酒,入口绵软甜香,甜汤一样的,想不到魏姐姐竟如此不胜酒力。

    ……

    升任主簿后,薛龄虽说从此告别蕃书译语人的身份,不用中书省和鸿胪寺两头跑,却比之前忙碌不少。

    以贺兰亭为代表的几位留学生,就“如何将自己培养成一位合格译官”一事,时常与薛龄展开讨论。

    他们来长安后见得最多的就是译语人,在他们眼中,每一位都风度翩翩地说着丰罗语,带着一种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地镇定。

    于是这一群王公贵戚子弟,纷纷立志要做一名品级并不高的译语人。

    薛龄本就在心中想着之前与萧礼提过的几个想法,如今被这几个少年一提,有了更妥贴实用的法子。

    她每日抽出一个时辰教几人汉语,他们一边学着文化与天文,一边学着语言,小半个月成效显著,已经能用简单的汉语交流了。

    薛龄越教越有信心,贺兰亭他们有时能直接听懂魏清颐授课,也十分有成就感。

    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几个少年精力旺盛,听、说、读、写的环境又是绝佳,因此薛龄因材施教,每日会给进步快的学生多留一些课业。

    除了给贺兰亭这群留学生另开“小灶”外,新上任的主簿大人的重中之重,还是安排随行译语人。

    典籍译文的事早已告一段落,她原本想着会有更多的译语人可供安排,可算来算去,遇到稍大一些的活动,人手还是不够,最后少不得要她自己去充数。

    虽说只是充数救急,但每次丰罗官员出行的目的都不同,也需要她提早准备一日。

    就拿三天前薛龄负责的那批丰罗武官来说,虽然他们只是简单地照例入宫寒暄,但有几人入宫前,听说了朝廷与南齐在西南边境的摩擦,甚为关心。当时,薛龄负责送几人回客馆休息,本以为很轻松,谁知几位大人问起了南齐的事。幸亏她在中书省的时候,杜羽修没少在她旁边念叨,所以她凭记忆捡重点的说了,也

    算是解答了几位官员的疑惑。从那天以后薛龄便给自己定下了规矩:随行译语人必得早早安排。最要紧的是,要将所陪同官员的全部已知消息,都告知译官,好留给译语人门足够的时间和资料,做好

    万全地准备。

    因有了这些想法,薛龄每日忙碌不已,常常到了黄昏后才能回府。可她回府后也没闲着,不是验看命人新做的衣裙,便是对镜描妆。

    “小姐,你刚回京的时候,不是素衣便是男子打扮,如今可算开窍了。”

    月上柳梢,阿丛将室内的烛花剪了,见薛龄仔细的对着菱花镜描眉,于是又添了两盏灯来。

    灯下看美人。

    薛龄将长眉描得极轻,如烟笼绕水一般。她对镜端详了一会儿,又在眼尾扫了些黛色,霎时间顾盼神飞。黛色将眼尾勾勒得灵动翩然,如月下舞动的美人剪影,朦胧清淡,又似带了霜雪的松针叶子,将极致的美汇于一处,冷冽清晰。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